close
我必須承認,是書腰上南方塑的導讀字眼以及作者Siegfried Lenz的身份(除了是德國人以外,更被推崇為和葛拉斯以及波爾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齊名,雖然從沒看過他的書)是慫恿我讀這本書的推力,但真正吸引我目光的第一個重要因素卻是「失物招領處」這個書名。

直覺上,這可以是一個全新的題材,不管內容將會怎麼發展,至少在我狹隘的閱讀範圍內,並沒讀過有提到火車站失物招領處的故事,加上看到封底的故事簡介,於是我有了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想像:許多個故事(或不同的人生)將會在失物招領處上演,而在其中工作的男主角將經歷這一切,串連起各個故事,當然,這些故事的發展必然都是跟「失物」有深刻的關聯。

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故事大綱也的確與我的想像相符,什麼都不缺、也沒有任何野心的富家子弟倪浮自願請調至聯邦鐵路局基層的失物招領處工作,在這裡,他見識到原本無法想像會被遺失的各種物品居然被主人遺忘了,然後逐漸從每段失物背後的故事中,得到某些對於生活或生命的看法。

問題是,原本沒有任何人生方向的主角要怎麼樣在這些失物記中得到某些體悟甚或啟示,從而找到他生活的意義或目標?從這個角度來想的話,在失物招領處上演的一幕幕失物記的內容就變得舉足輕重,而我的想像就是從這裡開始,與書中的故事產生差異。

從本書主軸「失物招領」的部分來講,作者所描述的幾次主角為失物尋找主人的過程,總是在失主證明自己確是失物所有人後,就未再有更進一步的故事發展;唯一有進展的一段,也就是講述主角倪浮因為尋找失主進而結交的摯友--外國教授拉古廷兩人之間的交往過程,包含遭遇飛車青年的暴行以及有種族優越意識夫婦的嘲笑等等,作者雖試圖從這裡帶出德國當前新納粹主義與種族歧視復燃的議題,但仍讓人覺得內容仍稍嫌薄弱與簡化;至於其他和同事間相處的情形過程之類的,也有「搔不到癢處」之嫌。

再從主角本身的性格來說,沒有人生目標的主角或許正是隱喻德國高失業率下找不到工作、無所事事的青年,不論他們遺失的是什麼(是工作還是人生目標),如果本身沒有一定的自覺,或是能讓他們能有所自覺的關鍵點,他們又如何能找回或得到作者希望他們找到的呢?很遺憾的,許多關鍵還是夾雜在平鋪直敘毫無起伏的故事之間,被模糊掉了。暗自猜想或許是因為作者想說的太多了,像一個長者急於提醒大家別忘了歷史的教訓,像一個知識份子更急於希望能為當今德國的失序現象撥亂反正,因而在閱讀此書時,總覺得內容流於瑣碎、故事不夠緊湊;因而在閱讀此書時,就少了那麼點閱讀的樂趣。

有趣的是,這些模糊掉的焦點,居然都在南方塑的導讀中被一一加以放大了,就像拿著顯微鏡般,抓住故事留下的蛛絲馬跡細細探究,因而當我回頭翻閱導讀文時,真不知道是該慶幸沒有先看導讀,還是該懊悔先看了故事。


~失物招領處˙Siegfried Lenz˙遠流94/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dy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