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裡不關動物,關的是人。」是這句介紹文挑起我對這本書的好奇心,否則我實在無法從「園長夫人(The Zookeeper’s Wife)」這書名中看出一絲端倪:到底這本書在講什麼?

這其實是個非常簡單的故事,就是二次世界大戰時,發生在波蘭首都華沙動物園中關於人和動物的真實事件。讀過歷史地理的人應該都對於二次世界大戰還有點印象吧:波蘭緊鄰德國的東邊,自古以來兩國就常為了交界處的土地歸屬紛爭不斷,而二戰的爆發就是從德國入侵波蘭開始,在德軍的閃電突襲下,波蘭幾乎毫無反擊能力,就被完全佔領;大家也都知道,二戰就是希特勒的納粹主義猖獗、大屠殺猶太人的恐怖時期,但可能不知道,波蘭境內就有30多萬的猶太人,這裡因而變成猶太人的地獄。

就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當時的華沙動物園成了不關動物卻關人的地方。雖說是「關」人,其實是園長及其夫人利用動物園絕佳的地理環境,將其塑造為收容逃亡人士的大本營或中繼站,更有甚者,即使是在那個紛亂危急的時代,他們仍樂觀面對生活,不時讓動物園裡充滿生氣與歡樂氣氛。

這同時也是一個很困難的故事。對於戰爭,我能想像的大抵就是斷垣殘壁或家破人亡之類的悲慘世界,很難想像這種時候還有人可以在家裡開小型音樂會或是有替人取動物暱稱之類的幽默感。但這還不是最困難的,而是,在種族主義當道、貪婪人性瀰漫、人人自危的環境中,他們還願意、甚至樂意對許多陌生人伸出援手,即便那有可能危及到自身及家人的性命。這本書說的正是這樣的故事,是作者由園長夫人安東尼娜的日記改寫而來。

除了動物園長夫婦,書中還穿插很多其他善心人士救助猶太人的小故事,都很教人動容,有幾度甚至教我眼淚盈眶。如果沒看過這本書,我對二戰的印象仍只會停留在可怕的納粹和令人髮指的集中營及大屠殺,再加上對於猶太人的同情,如此而已。但書中所描述的這些助人的故事卻觸動了我。那是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卻同時是最光明的時代,慈悲、勇氣、平和的力量像一盞燈,雖微弱卻持續地引領人們從幽冥地獄返回人間。

「根據猶太傳說,因為這些人的善心義行,才讓世界不致毀滅。光是因為他們,就讓人類得以得到寬恕。」~
P.164



~園長夫人,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 ˙時報出版2008/08(試閱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dyl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